北京昌平地图位置(北京昌平:首都的枕头、承载未来昌盛景、链接产业新水平)
区名由来
昌平区 - 隶属于北京市,位于北京西北部,北与延庆区、怀柔区相连,东邻顺义区,南与朝阳区、海淀区毗邻,西与门头沟区和河北省怀来县接壤,总面积1343.5平方千米。

昌平区行政版图
昌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西汉开始设县,到明代升为昌平州,筑有永安城和巩华城,被誉为“京师之枕”、“股肱重地”。有明十三陵、居庸关2处世界文化遗产,银山塔林、和平寺、白浮泉等9处国家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曾有居庸霁雪、银山铁壁、虎峪辉金等“燕平八景”。境内有北京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雪山文化”。秦设军都县,西汉设昌平县,得名至今已有2000多年。一说是来自汉代的昌平侯,取昌盛平安之意,即来自汉代贵族的封爵。

昌平区地图
昌平建置始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在县域内设昌平、军都二县。三国时期魏国及西晋、东晋时,二县属幽州。北朝北魏时,省昌平入军都;东魏时省军都入昌平。五代后唐时,昌平曾改称燕平,后晋时复称昌平县。辽属析津府,宋属燕山府,金属大兴府,明朝正德年间县升为州,辖密云、顺义、怀柔三县。清雍正年间,辖县改属顺天府。民国初年改称昌平县。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昌宛、昌延抗日民主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县政府机关驻桃林村,1948年12月12日进驻昌平镇。新中国建立后,昌平县(区)的行政机关驻地在昌平镇;1956年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改称昌平区;1960年复称昌平县。1999年9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昌平县改称昌平区,人民政府驻昌平政府街19号。
板块经济
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一流的科教新区;建成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文化强区;“城市病”治理基本完成,城乡环境宜业宜居。
空间结构上,构建“一轴一带一廊、两城一区多点”的发展格局。

- 一轴:中轴线北延长线,依次贯穿天通苑南街道、东小口镇、天通苑北街道、北七家镇、小汤山镇、崔村镇、延寿镇,传承和展示北京中轴线文脉意象的集中区域。其沿线及周边区域要严格控制建设行为。
- 一带:北部山区生态文化带,昌平区北部山区及浅山区,重点增强生态保育功能。
- 一廊:协同创新发展走廊,北清路—七北路沿线协同创新发展走廊,由西到东串联海淀山后地区、未来科学城、顺义空港产业区、朝阳电子城等产业功能区。
- 两城:未来科学城、昌平新城。未来科学城规划范围170.6 平方公里,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是北京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中“三城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昌平区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昌平新城:昌平区的行政服务中心。
- 一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回天地区,之前我们讲过回天地区改造。是逐步发展形成的邻近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区,是北京功能疏解和城市治理的重点区域,是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节点。
- 多点:南口新市镇和小汤山镇、阳坊镇、流村镇、崔村镇、兴寿镇、延寿镇7个镇中心区。建立“昌平新城、未来科学城—近中心城区城市组团(回天地区)—乡镇—新型农村社区”的现代城乡体系。

生态建设方面,构建“一屏三楔七河多点”的全域生态格局。一屏为西部及北部山体生态屏障;三楔为连接西北部山区与东南部平原的三条大型生态廊道;七河为以温榆河、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孟祖河、蔺沟河、京密引水渠为主线的水系廊道;多点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主体的生态节点和自然保护地。
产业发展方面,高水平建设未来科学城,提升全球科技创新影响力;以沙河大学城为抓手,全面推进国际一流科教新区建设;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推进昌平区高端协同发展;发展特色服务业,打造昌平服务品牌。
文化传承方面,精心保护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构建以居庸关大道为主体的文化探访路,加强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利用,建设大运河源头遗址(白浮泉)公园。

文化传承

城市风貌方面,构建枕山望城、绿水穿城、史话融城的特色风貌。以燕山、太行山为屏障,保护“重山青翠拥御枕”的山势格局;以温榆河为骨架,形成“百里平川绕清流”的空间意蕴;以居庸关大道、京张铁路为依托,展现“城脉绵延临官道”的传统城镇格局;严格控制中轴线北延长线的空间秩序,展示传统营城文化精髓,延续“中轴纵贯通古今”的历史脉络。
根据北京市总规及昌平分区规划,昌平区未来15年将重点发展三大板块:昌平新城、未来科学城和回天地区。

昌平板块
昌平新城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域内,西临老城片区,东临崔村镇,北临十三陵镇,南接未来科学城,距中心城区约30公里,距京藏高速公路约3公里,距未来科学城约2.5公里。新城(粉色板块)由老城片区和三个副中心构成。
功能定位: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

老城片区
- 依托现状昌平老城区组成的综合型城市组团。功能定位为昌平区城市功能核心承载区,区级综合生活服务中心、行政中心、商业中心,老城组团重要的公共活动区域和休闲旅游目的地,兼容以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以下简称“昌平园”)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其配套服务功能。
三个副中心城区:新城东区(东扩片区)、高铁站前片区、十三陵门户区
- 新城东区:以南邵镇为主的东扩片区。东扩片区与老城片区共同承担新城综合服务功能,形成新城的市民服务中心、文化产业集聚区。
- 高铁站前片区:以马池口镇埝头工业区为主的片区。功能定位为交通枢纽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挥京张高铁昌平站的引领作用,打造站城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承接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功能。
- 十三陵门户区:由十三陵镇涧头、西山口组团及城南街道邓庄组团两部分组成。功能定位为特色旅游度假区、人居环境示范区、明文化展示区,集文化旅游、行政办公、居住、教育科研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地标区域。
未来科学城

未来科学城规划面积170.6平方公里,按照“两区一心”进行空间布局,其中东区规划面积约43.5平方公里,生态绿心规划面积66.4平方公里,西区规划面积约60.7平方公里,包括沙河大学城、生命科学园、工程技术创新园、科技服务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百善综合配套服务区。具体规划为两区一心:

- 东区:形成以央企研究院为主,重点承载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创新功能的创新区域,是建设全球领先技术创新高地的核心载体。
- 西区:重点布局以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主,包括新能源、新型材料、信息技术、高等教育、科技服务在内的研发功能,与东区构建形成完整的科创产业链条,充分利用回天地区的人才资源、海淀山后地区的研发资源,促进科创产业协同联动发展。
- 生态绿心:该区域是东区、西区相互连接的重要生态廊道及交通联络通道,以生态休闲空间及部分生活配套功能为主,与温榆河构成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格局。

昌平区-未来科学城
建设发展全面提速。围绕先进能源、先进制造、医药健康3大重点产业发展,入驻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研究院、民营企业等多元创新主体逾千家,目前已在能源、医药等领域形成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园区活力和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教育:已建成8所公立学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学城学校、北京十一未来城学校(小学)、北京十一未来城学校(初中)、黄城根小学昌平学校、中关村第二小学昌平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
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北京的“母亲河”温榆河蜿蜒流过未来科学城,上游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经沙河水库汇入,下游孟祖河、蔺沟河再汇流,6河1库共同织就水城共融美景。全域共规划7座公园。到2035年,未来科学城全域蓝绿空间占比将达 50%。
回天地区
回天地区即回龙观、天通苑地区,规划范围57.4平方公里,是逐步发展形成的邻近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聚集区,是北京功能疏解和城市治理的重点区域,是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节点。2023年,昌平回天地区将实施教育、交通、医疗卫生、文体绿化、市政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城市更新等7大领域重点项目,推动天通苑电力设施改造等79个项目建设,实现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南部场馆等24个项目投用。这是记者12月29日昌平区两会上了解到的。

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南部场馆效果图
将挖掘回天地区空间资源,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局部交通出行环境,打通现状路网堵点,优化区域通勤条件;发挥回天地区人才集聚与创新创业动力优势,加快与未来科学城的互联互通,鼓励高端人才在未来科学城就近创新创业,解决周边区域职住平衡问题和公共配套不足问题,带动周边地区良性发展。
教育方面,两轮回天行动计划已累计投用幼儿园19个、中小学3所,提供中小学学位3000个。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项目即将进入集中投用期,2023年将投用七里渠合校、领秀慧谷小区西侧九年一贯制学校等4项,完工人大附中昌平学校二期、北店嘉园南侧规划学校等3项,提供小学学位4800个、初中学位2160个、高中学位1890个,回天地区教育资源将进一步由“有没有”向“好不好”提升。
除了上述三大板块外,还有“一轴一廊”值得关注:

城乡体系
- 一轴:即中轴线北延长线,在昌平区内从南到北依次贯穿天通苑南街道、东小口镇、天通苑北街道、北七家镇、小汤山镇、崔村镇、延寿镇,是传承和展示北京中轴线文脉意象的集中区域。其沿线及周边区域要严格控制建设行为,完善空间秩序,强化文化展示和国际交往功能,提升空间品质。
- 一廊:即北清路~七北路沿线协同创新发展走廊,由西到东串联海淀山后地区、未来科学城、顺义空港产业区、朝阳电子城等产业功能区,跨区域完善科创产业链条,提升科技创新和研发服务水平。

昌平区-空间结构
具体到街镇层面,也有相应规划。到2035年城南街道、城北街道、南邵镇、沙河镇、回龙观镇、东小口镇、霍营街道、天通苑南街道及天通苑北街道基本实现城镇化,百善镇、马池口镇、十三陵镇、小汤山镇及北七家镇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南口镇和小汤山镇、阳坊镇、流村镇、崔村镇、兴寿镇、延寿镇7个镇中心区,将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探索特色发展模式,着力建成小而精、绿且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市镇和特色小镇。
教育
小学:昌平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规定 -- 本市非昌平户籍无房:需要单独连续承租3年以上,夫妻一方昌平社保3年以上。非京籍:提供四证。社保半年以上、租房半年以上。学校招生人数超额的,实行6年一学位政策。2020年12月31日以后购房的,实行多校划片。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昌平区教委,由北京幼升小网排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昌平区学校梯队划分

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时名北京航空学院,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1988年4月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9年成为国家八五期间全国14所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外交学院创建于1955年9月,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成立的。周总理为学院亲笔题写校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元帅担任外交学院首任院长。2014年1月3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与外交部部长助理钱洪山共同签署了《教育部、外交部共建外交学院协议》。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京港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等,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

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原邮电部。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2000年,划入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

北京邮电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创办于1949年11月6日,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1952年8月与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四所大学经济系合并为中央财经学院,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拥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5个试点项目之一“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创办于1949年11月6日,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1952年8月与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四所大学经济系合并为中央财经学院,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拥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5个试点项目之一“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简称中石大(CUP),创建于195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

中国政法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法大”,位于中国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中国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立格联盟”成员,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

旅游
昌平区境内有驰名中外的明十三陵,“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十三级浮屠的辽代银山塔林,拥有“亚洲之最”称誉的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坦克博物馆、迪斯尼风格的九龙游乐园,中国最大的射击场——中国北方国际射击场,北方地区最大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独具特色的十三陵高尔夫球场,空中滑伞俱乐部,以及风景秀丽的十三陵水库和蟒山、沟崖、碓臼峪、虎峪、白虎涧、双龙山、白羊沟、大杨山八大自然风景区。
北京昌平区最有名的两个旅游景点,当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明十三陵和居庸关长城。而区内小汤山的温泉也非常有名,比如龙脉温泉度假村,本文为大家盘点北京昌平区十大著名景点。
01 北京市明十三陵 5A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遗产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长陵镇十三陵特区

明十三陵是昌平区的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昌平区最有名的景区,也是小编最为推荐的昌平区旅游胜地之一。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建筑群,辖区内自然景观幽美,文物古迹荟萃。自永乐七年五月(1409年)起用,直到安葬崇祯帝后结束,历时230多年,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23位明朝皇后、2位明朝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是全球保存完整皇陵墓葬群之一。
02 居庸关长城 居庸叠翠天下第一雄关4A景区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居庸关村

居庸关长城是长城重要的关隘,也是昌平区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城呈圆周封闭形,长4142米,团状长城内既有供学习的泮宫和叠翠书院,也有商贾行走的买卖街。居庸关长城建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山谷间,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色瑰丽,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
03 中国航空博物馆 4A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红色经典景区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5806号

中国航空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对外开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馆。航空博物馆是一处以飞机文物为主体的航空珍品荟萃地,集知识型、教育型、科技型、研究型、园林型、旅游型为一体。作为一座大型航空专业博物馆,目前已收存100多种型号200多家飞机,还有地空导弹、高炮、防空雷达、航空炸弹、航空照相机等700多件武器装备样品。MaiGoo小编十分推荐带上家里的小孩,前来参观、学习。
04 温都水城 淡水威尼斯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宏福创业园

宏福·温都水城,集大型水上娱乐、温泉理疗、观光旅游、商务会议于一体,目标是形成以"水"为亮点,以温榆河生态旅游为依托、整体占地面积近万亩的绿色休闲旅游地方。温都水城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已开发的六眼温泉井,深度达三千余米,出水温度高达79℃,各种矿物质含量丰富,日出水量均达到近万方以上。
05 蟒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3A景区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蟒山路2号
蟒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北京市面积较大的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862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6.5%,园内有近13万亩面积的人工林,有各类树木花卉170余种,还有石雕大佛、彩绘长廊、登山石阶、仿古明塔、碑林、天池等景点。其中蟒山上的天池地面平坦而且旷阔,是放风筝的绝佳场地,同时还能欣赏到一池碧水、成群野鸭的美景。
06 银山塔林风景区 燕平八景4A景区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西湖村

银山塔林风景区,因悬崖陡峭如同高大的墙壁一样,色黑如铁,而大雪之后漫山皆白,山色如银而得名。景区自然景观优美雄奇,苍松翠柏,浓郁茂盛,环境清净幽雅,明清时期以“铁壁银山”之名位列“燕平八景”;区内大片塔群高者数丈,小者径尺,高低错落,布局规整,结构一致,均为八角形平面,造型精美,塔身有许多浮雕,线条优美,历经沧桑,年代久远,却保存完好。
07 北京后花园风景区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北京后花园风景区

北京后花园风景区,位于太行山和燕山交汇处,占地面积11680亩,主峰高880米,八达岭高速路、北清路、沙阳路、六环路、颐阳路、温南路等均可到达园区。进入四季美景袭人的北京后花园,峻幽的气息随南北对峙耸立的高峰扑面而来,北峰名白虎,南山谓青龙,虎踞龙盘,犹如一对威武的山神守护着北京。
08 龙脉温泉度假村 4A景区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行宫路

龙脉温泉度假村位于京郊著名的小汤山温泉区,是千年京师的上风上水之地,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淡温泉。自元代以来,这块宝地便被地理学家们誉为“龙脉”。龙脉温泉度假村总占地280亩,分为豪华的温泉大酒店、环境幽雅的度假村和室内温泉游泳馆;共有各类型客房1500余套;有设施齐全的大小会议室30多个;有7个风格独特的中餐厅。

09 凤山温泉度假村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蟒山路10号

凤山温泉度假村是一座集温泉疗养、商务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绿色环保度假酒店,拥有307间风格各异的客房、12栋异乡风情的商务别墅等建筑设施。这里 背依凤山和蟒山国家森林公园,西临十三陵水库,是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其温泉乐园拥有72种独具特色的温泉浴池,储存于3800米深的侏罗纪白云岩温泉水,富含各种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10 十三陵碓臼峪自然风景区 京北“小三峡”
十三陵碓臼峪自然风景区,在举世闻名的明十三陵游览区西北约4公里,为1亿3千万年前北京地区发生的那次强烈地壳变动,形成的花岗岩体。在崎岖多姿的3公里长沟内,遍布奇花、异草、峻峰、怪石,有着浓郁的“野趣”,保持着众多的自然景观,很少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且两侧山石壁立,一水中流,故有京北“小三峡”之称。 风景区分“琴曲迎宾”、“高峡平流”、“金潭幽谷”,四个景区,计50余个观赏点。
-
为什么短信发送不出去(手机发不出短信怎么回事)
手机无法发送短信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它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为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以下将详细分析常见的短信发送失败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及预防措施。信号问题是导致短信无法发送的常见原因之一。当手机处于信号较差的区域时,由于无法与基站建立稳定的连接,短信的发送往往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
为什么短信发送不出去(手机发不出短信怎么回事)100 -
pvc皮革是什么材料组成(人造革分类介绍)
人造革发展至今已经有丰富的品类,主要可分PVC人造革、PU人造革和PU合成革三大类。-PVC人造革由聚氯乙烯(PVC)树脂制成,模拟天然皮革的质感和外观,但比天然皮革更耐磨、耐水、耐老化。由于其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在鞋材、箱包、家具、汽车内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不过,PVC人造革在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
pvc皮革是什么材料组成(人造革分类介绍)100 -
马蹄莲是什么颜色的(马蹄莲有什么特征特性?)
马蹄莲是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叫慈菇花、水芋、观音莲。花为白色,呈筒状,如果将花倒放,宛如马蹄,所以有马蹄莲之称。马蹄莲有白色马蹄莲、红色马蹄莲、黄色马蹄莲、银星马蹄莲,人们将马蹄莲作为纯洁、胜利、喜悦与幸福的象征。马蹄莲原产于南非,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和干旱,在华
马蹄莲是什么颜色的(马蹄莲有什么特征特性?)100 -
马桶为什么老是臭(用完马桶,盖子需要放下来吗?难怪马桶又脏又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马桶代替传统的蹲式厕所。这是因为马桶更加方便、舒适,不用再忍受蹲坐时间过长导致腿部不适的经历,但是在使用马桶时是否应该把盖子盖下来呢?这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很多人对此并不清楚,也正因为如此,导致不少家庭的马桶又脏又臭,实在是太影响生活品质了!一、马桶盖子要不
马桶为什么老是臭(用完马桶,盖子需要放下来吗?难怪马桶又脏又臭)100 -
天花板为什么叫天花板(天花板理解以前是封顶,现在是登顶)
今天上班同事讨论一篇文章的标题,大家各抒己见。有一个同事用到了“天花板”一词,肉界的天花板,我当时就不理解了,问她为啥会用这个词?她很诧异地看了我一下,说网络新词你不知道,那好好百度一下。我说知道了,我现在百度。天花板的两种意思:职场天花板职场天花板是指在职场中,达到一定级别后,即使你再有能力,晋升
天花板为什么叫天花板(天花板理解以前是封顶,现在是登顶)100
-
2025-05-02
-
2025-05-02
-
2025-05-01
-
2025-05-01
-
2025-04-30